长河中徜徉
——记北京甲之梦艺术设计工作室刘秀岚女士的美丽人生
美丽有时候是一种概念,一种理想,甚至是一种信仰。在生命的长河里,如果说美丽人生是一叶扁舟,那么才华、品质、信念就是一尊舵,用善良、智慧、责任扬起生命之帆,为生活而美丽,为社会而美丽,为自己而美丽。每个人都在追求美丽,面对纷繁浮躁的世间,在迷失与坚守之间,总有人在沉淀着生命的重量,默默奉献,走着自己独特的美丽人生。
架上狂人”追求“大美术,大视觉”
当你投入全部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就会忘记周围的一切,一个人的成就正是源于对自己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结果。经历过无数人生的风雨,会让人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不管时事怎样变迁,对艺术的狂热追求一直着指引她向着人生的更高境界攀升。
刘秀岚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酷爱美术,对美术所能表达出的浓厚文化色彩很敏感。读中学的时候,学校常常组织学生画一些黑板报,绘画方面有特长的刘秀岚每次均被老师指名画板报。也许是受家庭的薰陶,她从小就喜欢大的气势,做起画来胸有成竹。偌大的几块黑板,在她眼中很快就浮现了巧妙的构思图案,然后就拿起彩笔仔细画起来,不多时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大家惊叹她小小年纪就能作出很有气势的画。
在陕北插队的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窑洞,吃的是玉米馍,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爱好。劳动结束以后,她惜时如金,拿着画笔不停练习,把自己的灵感自由地表现出来。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绘画不但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感,作品完成时的成就感,会使她忘记一天的辛劳。由于自己勤奋练习,绘画水平提高很快。
那时,她在当地一个县城美术馆担任教师、美工和一些宣传工作,一段时间内主要负责工农兵宣传画的创作,经常在长宽均几米的画布上搞创作。大家经常能看到一个在架子上“飞檐走壁”的人,站在高架上,拿着画笔很认真很细致的作画。当作品完成后,不管从整体的大视角,还是从着色的细腻程度,几乎没有一点走型的地方,整个作品的效果非常好,每幅作品都让大家惊讶。对于一个女人来讲,无论是体力还是胆量,画这种大画都非常不易。在当时,刘秀岚创作的大幅画成为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每次作画的时候都有许多人在下面观看,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及创作水平,刘秀岚结束插队生活回到北京后,又到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对美术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为以后在绘画方面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新加坡知名的“何瑶琨父子基金会”举办的美术大赛上,刘秀岚创作的“猴年大吉图”得到了大赛评委的高度评价,获得了银奖。她创作的山水画以其气势宏伟,构思精细、色彩搭配协调而受到推崇。她的“群鸟图”、“苗家乐”、“幻境”等中国画被美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外人士收藏。“鸟巢”、“佛曲”、“梦的畅想”等蜡染被中国台湾人士收藏。画商被她画中所表现出的磅礴气势所折服,视画为珍宝。
一片丹心,把“小美甲”做成大艺术
因为美甲不是主流艺术,好多画家都是不屑一顾的,认为小小的甲片不可能把艺术内涵很好地表现出来,刘秀岚刚接触美甲也是这么认为。后来经过进一步的了解,才对美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聘到一所美甲学校工作,担任手绘老师,在教学培训的过程中,她发现美甲艺术与绘画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在点评学生作品的过程中,她发现学生的作品许多地方都是雷同的,都在走固定的模式、用固定的思路画,有创意的地方很少,而且含艺术性的东西更少,又发现学生的学习只是不断的模仿,直到把一种图案学会,然后换一种新的图案,别的就一点都不会了,又得一步步学,学生困惑于怎么做出非常有创意的作品。
他们对刘秀岚讲的一些艺术画法,非常感兴趣。学生渴望的眼神让她感动,许多美甲师也有类似的困惑,纷纷找她补课。她明白,学生在艺术上需要的东西很多。正是从那时起,她心中有一个信念:在艺术上,这个行业急需有人去把它做好。
刘秀岚在美甲学校工作了七年,对美甲业的发展有深刻的认识。经过总结,发现美甲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硬伤,就是对美甲在艺术层面上的认识不足。她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人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营养过剩非常粗,而另一条细的成了畸形,以至于无法行走。美甲业的发展就好比人的两条腿,粗腿就是美甲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而那条细腿就是美甲艺术的发展,由于美甲艺术发展相对缓慢,就制约了美甲业的整体发展,不能够两条腿走路,导致美甲业与其他行业比较起来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差距,既是美甲师的问题,也是学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整个美甲行业发展的问题。
出于对美甲艺术发展的考虑,她开始把创作视角转向美甲。与以前自己画的巨幅画比较起来,甲片似乎小了点,但刘秀岚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美甲艺术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绘画艺术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另外,在甲片上可发挥的艺术空间特别大,可以把许多绘画中的技法运用到美甲上。她不断钻研,如何把绘画艺术很好的融入到美甲艺术的创作中,她的创作涉足民族文化中许多方面,创作出了如“大山水”、“大吉祥”、“旋彩”等一系列带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受到业内同行的好评。
在现实生活中,象刘秀岚这个年龄段的人,没有生活上的负担,本应该享受非常安逸的生活,可她却选择了发展美甲艺术,正是出于这一份责任,她在为这一份事业努力着,希望把美甲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刘秀岚的许多建议和意见得到业内同仁的认可,2000年她参与策划了学校组织的首届中国美甲大赛,并于2003年在上海举办的美容美发国际邀请赛美甲大赛上担任评委,在2004年全国手模特大赛中担任执行主席。另外,她还在《玉指生辉》、《美甲技艺》等书中,发表了许多美甲图案设计作品。
“刘老师是个在工作上有追求的人,可这份追求不容易,她的‘大山水’绘画引领的道路是对的,她所创作的山水画从基本功开始,把美甲引入了正途,在颜色等的搭配上,很有欣赏价值,在艺术上起到了航标作用”。大家这样评价刘秀岚。
在艺术的道路上,刘秀岚总是身体力行的干着实事,向着一个即定的目标不懈努力。她认为,美甲艺术不能仅仅局限于美甲一个领域,而是要与手模特结合,把中国传统的手文化发扬光大,使美甲与手文化相得益彰,给美甲赋予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2006年刘秀岚创建了甲之梦艺术设计工作室,工作室内聚集了许多优秀的专家学者,这是她事业上一个新高峰。来甲之梦工作室学习的美甲师络绎不绝,工作室艺术而温馨。她对待学员如亲人,不仅教给他们美甲技术,而且在工作之余,还教一些弹古筝的技法,寓教于乐,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刘秀岚主讲艺术,把一些自己创新出的新技法教给学员,学员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在创意上有了很大提高,为以后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针对国内美甲师专业知识普遍缺乏的现状,经过大量的调查实践,刘秀岚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自己创作的近7000余幅作品中精选出一部分,编辑出版了《甲之梦》美甲手绘专业教材,以其通俗的语言、新颖的图案、专业的技法,遵循美甲学习的特有规律性,并阐述了美甲艺术欣赏和创作的问题,受到大家的好评,填补了国内美甲教材艺术层面上的一些空白。刘秀岚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深厚,在创作中要融入诸多中国民间艺术元素,“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把美甲艺术植于民族艺术的土壤中,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07年3月22日,中国美容美发协会第三届第二次理事大会上,成立了全国美甲专业委员会,刘秀岚任副主任。同时成立了美甲研创中心,刘秀岚被选为五个核心成员之一,她肩上的责任很大。
在同事眼中,刘秀岚是个单纯的人,办事从不拖泥带水,而且具有正义感。办事效率特很高。与她相处不用担心年龄上的差异所带来的沟通问题,她的随和让人放下许多沉重的东西,回归到人最纯真的本质上来。在学校讲课时,当别的教师在教学上遇到问题时,她总是热情的帮助,同事们与她相处,有什么说什么,没有拘束感,非常轻松,见过她的人总会被她高雅的气质所感染,其中包含着许多亲情的成分,似曾相识,又充满感动。
在发展美甲艺术的道路上,正如许多人说的那样,她生活条件优越,没有负担,只是出于自己对美甲艺术的热爱与责任。不仅在技艺上,她的人格魅力更是得到许多人的赞誉。她的修养,她的善良、宽容厚道、善解人意、不饰张扬的个性,让人津津乐道。在温文尔雅的气质里透出内心的美丽,从她矫健的步履中可以看出她的刚强与果断。现在的刘秀岚每天都很忙,创作、教学、举办行业内的活动。她正用不断的努力、贯有的开朗和激情走着她美丽而独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