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雲和月
记北京安丽泰乐玉指文化艺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李安校长的甲艺人生
艺术是想象的结果,同一件作品千人有千种说法,人们通过作品这把钥匙推开想象大门中的某一扇,如果你能感受到它与众不同的美,那它就是无价之宝。
艺术是面镜子,通过它的艺术感染,使我们感到惬意、宁静、激动、活力、通过这面镜子经过你的感官投射到你的心海。
有人说,美甲是一种艺术,你可以贪婪地吸收其中的美丽因子;有人说,美甲是一种态度,你可以尽情彰显自己的人生哲学;有人说,美甲是一种习惯,只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它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细节;有人说,美甲是一种职业,让大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但艺术离不开人的参与,因为艺术是一种精神消费品,它要以人的需求来决定它的价值!
北京的7月,骄阳似火。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我走进了北京安丽泰乐玉指文化艺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见到了开启中国美甲行业大门的李安校长。踏进她的办公室,就被一种清凉笼罩着被艺术的氛围感染着,墙上悬挂的历次参赛选手在国际、国内获奖的照片及玻璃柜里的奖杯,都在静静诉说着学校的辉煌,就是这所学校最初带动了现代美甲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一切仿佛都已经很遥远,又好象昨天才发生过,李校长谈起了她传奇的经历……
先天优势 辉煌业绩成必然
李安是北京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外交学院的教授,精通英、法两国语言,在中国文学和历史方面有极深造诣,母亲是一名医生。在那个封闭的年代,父母给了她极开明的教育,使她幸福地渡过了童年。
1971年,李安随父母下放到了江西五七干校。她当时只有12岁,正是上中学的年龄,干校里就选了有特长的长辈们做老师,把来自三个不同地区的孩子们集中在一起,成立了外交部五七干校附属中学,年龄相仿的同学们,常常因意见的不同在学校里各抒己见,有时为了一点小事也争得面红而赤。李安从小就热情、大方、心直口快,从不服输,在学校里小有名气。在干校,她学会了干所有的农活,而且都干得很好,沉重的大水桶能挑起来走得飞快,她什么事都冲在前面,干活时像男孩子一样,不惜体力,别人不愿干的苦活累活她也主动去干,并且乐此不疲,也养成了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
高中毕业后,她在京郊插队,恢复高考的消息使李安的命运发生了大的转折。她边劳动边认真复习备考,最终顺利地迈入了高等学府的殿堂。大学的系统学习加强了她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严谨缜密、认真负责的做事风格。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北京炼焦化学厂教育科任教,每天循规蹈矩的工作,平平淡淡的生活不是她的目标;1987年,极富挑战精神的李安离开了单位,开始涉足广告业。当时,离开国企踏入新的领域,需要很大的勇气。她从最基层做起,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悟性,迅速被提升到经理、公司副总裁,由一名对广告并不甚了解的普通业务员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广告人。
李安说:父亲是对她影响最深的人,也是她一生事业的奠基人,1992年她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令人羡慕的高薪,远赴美国留学及开创美甲行业都缘于父亲的鼓励,正是这次走出国门改变了她的一生。
至今她还清晰地记得父亲生前鼓励她去美国留学时的情景。父亲把桌子上的杯子倒扣过来,从兜里掏出一串钥匙,钥匙从杯底滑到桌子上,然后又拿起来举高,一松手再落到桌子上,问:“这是什么原因?”李安说:“能量转化定律。”父亲说,“你只说对了一半,势能越大,动能也就越大,但这也是能量守衡定律,能量是守衡的。同样,做事的时候也需要积累能量。就像离家一样,离家越远,积累的人生势能就越大,你多花的每一分钱都在积蓄势能,你的生活目标越远大,目标越高尚,当你把势能积累到一定时候,想回落的时候,它会变成巨大的动能,让你落地铿锵有声。” 李安说,她始终坚信父亲的话:只要明确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一定能够成功。父亲的话还犹言在耳,是她今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挑战自我 不断超越成大就
1993年,李安飞到大洋彼岸,进入华盛顿大学进修商业经济管理。西方的先进理念、经营管理方式影响着她,她对东西方文化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并能够将两者融合统一汲取其中的精华,运用到工作与学习中。一年半后,她受聘于著名的投资公司——环球发展集团,成为副总裁,并被委派回国做驻中国首席代表。在一年多的时间能有如此发展,可以说是个奇迹。
1994年7月,李安回到北京上任。留学经历得到了令许多人羡慕的结果,但是她的心里却在琢磨着另一件事。在回国前,老板把她叫到办公室叮嘱说:“安,你最好先做做手再回去。”她非常不解:去做手?美甲有这么重要吗?有工作能力就行了,怎么老板还在这种小事上还毫不放松?她和老板开玩笑说,如果您付帐我就去。这是她第一次走进美甲店做指甲,始料未及的是,做完以后的感觉竟出奇地好。她以前并不注意自己的双手,更不会去加以修饰,可是当她再次注视着自己做过指甲的双手,发现那种美丽优雅是难以形容的,赏心悦目的感觉油然而生,对自己又平添了一份自信。这时她才想到,在美国几乎每个女人都做手,美甲店很普遍。而自己是环球公司整栋大楼里唯一没有美甲的女性。
回国后的一段日子,她的指甲长长了,又该修了,可跑遍了北京也没找到一家美甲店。当一年后再回美国述职的时候,她想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去美甲。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她要弥补国内美甲的空白,也萌生了回国开美甲店的想法,让大家共同拥有这份美丽。雷厉风行的她选择了美国最著名的美甲学校,废寝忘食地学习了3个月,掌握了全部美甲技能后,又毅然递交了辞职报告。就像当初放弃稳定的教师工作跻身广告界、而后又放弃广告事业所取得的成绩出国留学一样,她又一次做出了从零开始的选择,她决心开拓另一片崭新的天地。
全局统筹 细分市场成必需
作为女人,她能体会到女性对于美的爱慕和渴望。她明白:爱美是人的天性,人的肤色、语言、信仰……都可以不同,但是爱美之心却是人类共通的;作为经营者,她看到了市场的空白,她有信心填补这片空白,让自己的企业在这片广阔的地带占领一席之地。李安以其独到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及多年商场历练的丰富阅历,给自己热爱的美甲事业做了准确的定位:这是一个具有文化艺术特征的服务性行业。公司起步阶段的目标是:先以服务的形式把美甲的概念传递出去,顾客群体为外宾和时尚前卫的高消费群体。
“如果美国是一个专业人士的乐土,那么亚洲则是创业者那么亚洲则是创业者的家园”。李安做为海归精英,却以最简单的方式思维,她创业初期就像小时候做数学题一样,从最初着手。
1995年11月,创办安丽泰乐玉指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了,做为把美甲艺术引进国内,成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她以独到的眼光,发现并开拓市场,克服了创业初期人力、财力的种种困难。随后她又创办了安丽泰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把美甲艺术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以办学的方式将美甲艺术广泛传播到全国各地,并不断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思路,使课程设置、办学方法、学员培训与国际美甲业前沿接轨。
为了第一批的学生招收学员,她做过他们家长的思想工作;为了美甲事业,她四处奔走呼吁;为了让学员增长见识,提高技术水平,与国外技术接轨,她不惜出资带领选手参加国际比赛;为了行业发展,她几乎踏平了相关部门的门槛;为了引起协会重视,她鼓励所有的行业人士积极参加各种美甲比赛,为美甲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竭尽所能,不遗余力。
由于以前国内美甲店非常少,顾客几乎没有美甲的概念。在安丽泰乐最初的顾客中,很多是高级白领人士,她们已经习惯了做美容,以为美甲也和美容一样,是躺在床上接受服务。美甲师们都会耐心地告诉这些顾客:美甲与美容不同,美容享受结果,而美甲享受过程。您能够看到指甲慢慢的变化,美丽的图案在指尖逐渐形成的感觉妙不可言,而且美甲效果立竿见影。就这样,把服务理念一点一滴灌输给对此一无所知的顾客。
持之以恒 十年破茧终化蝶
李安是一个非常乐观、具有阳光思维的人,有人把人生比喻成一口气、一个梦、一场戏、一把火,她给这四个一做了个形象的诠释:人活着一定要争一口气;一定要有一个梦想,向着这个梦想飞翔,才不会后悔;在社会的大舞台上,要自己的戏自己演,只有投入才能演好;人的一生一定要创造一次辉煌!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她坚持做着美甲事业,不管遇到任何压力与阻力。
十年来,“安丽泰乐”的学生们多次在国内、国际的美甲大赛中获奖。1997年在美国纽约举办第80届国际美甲大赛上荣获两枚铜牌;同年9月,北京举办国际美容节举办的晚会上“安丽泰乐”请到了军艺的导演和40多名演员们演出的将美甲艺术观赏、实用、艺术性相结合进行充分展示,使我国的美甲事业推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1998年6月,学校与海淀区劳动局达成联合办学协议,为第一批学生颁发了美甲师就业上岗证书,代表着中国美甲事业得到了国家认可,成为正式职业;随后学校的多名学生又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使美甲业从无到有、逐步兴旺发达,美甲作品从初次参赛的脱颖而出,到几乎每次参加大赛捧回的奖杯,“安丽泰乐”终于把美甲艺术引进了国内,引领上国际舞台。
现在,安丽泰乐又推出了一个全新的行业:手模特。她又像当初选择美甲一样,信心十足地培养起了专业手模特。尽管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这一切还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手模特队展现出了专业化的风采,在经营上出现了一片蓝海。
想做什么就能做成,需要有过人的胆识和魄力、独到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超群的组织能力,绝非易事。但是,李安做到了。她以自己智慧的选择和不懈的努力,耕耘出一片沃土,撒播下美的种子,在园丁的辛勤灌溉下,它们生根发芽已在全国绽开绚丽花朵。
编后语
在我们的交谈中,我深深地感到李安校长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她是一个想做什么就一定要做成的人,总是以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态度来面对人生,她的故事可圈可点。在她身上,有永远发掘不完的潜力,以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周围的人和事,从而改变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活,改变整个环境,如果她留在美国,还会坐在那个办公室,每天开车上下班,同样发挥和创造价值,而现在不能,国内有她终爱的美甲事业,虽然社会上少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却多了一个行业,尤其值得骄傲的是美甲行业已经为近20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在她整整10年的美甲生涯中,无疑是一个成功者,但她却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虔诚地对待自己的艺术追求——也没有放弃对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她电脑里保存的美甲图片中,深深地体现着这一点。她是一个既疯狂又沉静的人,工作起来很忘我,可以在几百人的大会上口若悬河,激昂慷慨,沉静下来,几天独处也不觉孤单,因为她的脑子里装满了美甲……在采访中,她的朋友们都说,她太累了,担心她的健康;她是一个美甲事业狂,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美甲艺术。
要问过去事,今日受者是;要问将来事,今日做者是。